AI+工业互联网加速工业智能化升级 ——智能风正劲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大关,而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为制造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路径、释放新的动能,塑造我国制造业的新优势。


2022年9月28日,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杂志联合百度智能云共同推出的以“AI+工业互联网加速工业智能化升级”为主题的智能风正劲圆桌论坛在线上举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智能制造专家委荣誉主任朱森第、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刘默、百度副总裁李硕、三一重能首席数字官彭旭、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应用部技术负责人戴亚辉参与圆桌交流,围绕“不确定性挑战之下,工业数智化的新趋势”“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存在哪些挑战和误区,企业该如何破解”“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产业链各方该做好什么准备”等话题,共同探讨AI+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与解法。论坛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智能制造》杂志主编周晟宇主持。
 
朱森第: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应有之义

朱森第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智能制造专家委荣誉主任

我国制造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其路径是加快数字化转型。从未来的趋势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最终都要深度地渗透到制造业中,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使制造业真正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以及各类新技术满足未来社会需求。


结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制造企业能够加速智能化升级。那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企业如何融合发展?第一,远程运维;第二,质量控制;第三,协同设计;第四,网络制造;第五,定制生产;第六,仓储物流;第七,工艺革新;第八;精益管理;第九,增值服务;第十,解决方案。这十个方面是现代制造企业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关键。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出痛点问题,并且解决痛点问题,这样才能全面发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作用,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目前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智能制造是为了精益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把不必要的工序、环节、动作、管理机构等删掉。第二,企业智能化升级不可以随意跟风,要根据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来决定企业要建立怎样的制造系统,这样的制造系统可以短期见效、长久发挥作用。第三,工艺是制造的灵魂,随着外界形势发生变化,产业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创新着力点也要随之改变,现在追求用更好、更新的工艺来进行生产,工业互联网企业要助力制造企业进行工艺革新,用新的工艺组织生产。


我国制造业正在迈向中高端。那么在迈向中高端的过程当中,制造企业快速地进行智能化升级要注意四个方面。第一,把握趋势。制造企业一定要把握现代技术发展的趋势、把握市场的走向、把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中总体方向和切入点。第二,热情拥抱。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这些先进技术的认识相对滞后。因此,要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要快速、热情地拥抱这些先进技术。第三,融合发展。要将IT和OT相结合,制造业工艺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具有先进技术意识,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制造相结合。第四,小步快跑。企业可以制定小步快跑的总体规划,这样在发生错误时,可以快速纠偏,并且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可以快速迭代。

刘默: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两边“拼缝”的过程

刘默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第一,目前有超过60%的企业处于数字化的探索阶段。在运营管理层面,企业通过数字化改善自己的经营效率、管理效率,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第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数据去创造新服务,通过新服务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三,数字化、网络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有提升作用;第四,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实践只是围绕ERP、OA、MES等进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第五,数据要素是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大量的制造企业本身的数据治理没有做好,数据的分析、应用创新是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例,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实际成本很高,很多制造企业难以承担。其问题在于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化和制造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场景的需求和业务差异化之间的矛盾。对于数字化供应商来讲,如何把工业数字化服务抽象出其中共性的部分,并把它产品化是很困难的。对于工业互联网企业来讲,如果每个项目都做定制化交付,成本会很高。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数字化企业要能够更好地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比如减少能耗、增强供应链等。另外,制造企业需要建立数字化团队,使制造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契合企业业务需求的数字化创新,是数字化企业和制造企业两边“拼缝”的过程,数字化企业和制造企业都还在探索过程中,未来将有巨大的潜力。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升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效率层面,通过数字化来改进生产、管理、运营,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第二,创新层面,包含工艺、产品和服务,其背后数字化潜力巨大;第三,通过数字化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在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碎片化和个性化的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多,每个企业需求不一样,即使同一个行业,管理流程、工艺、现场生产管理不同,需求也不同,未来制造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将会来自于制造业企业的自给自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制造企业自身数字化能力不足,容易被很多概念带到误区里,最后的转型结果就是花了很多钱,但是实际上转型并没有很好地契合自身的业务。

 

李硕:开物2.0助推制造企业精准数字化

李硕 百度副总裁


近两年很多典型的数字化应用已经进入到制造业的核心领域,并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这也坚定了制造企业朝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采用数字化方案的企业,可以更加从容地布置生产单元和相应的销售体系,更健壮地成长。各种不确定性,大大凝聚了产业里各类角色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共识,这种共识让大家在面临行业里核心问题时有了突破难点、取得效益的决心。


企业在推进整个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基本上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第一,贪大求全。所谓贪大求全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大的投资,建立了很多平台。但做一期或两期之后,如果看不到效果,就推翻规划,重新来做,总是在追求新的解决方案,贪大求全和投资效率不匹配。第二,浅尝辄止。很多企业在完成了基本的信息化之后,信息化数据采集就结束了,变成了一块数字大屏,数字化绝对不等同于信息大屏。第三,重项目和建设,不重运营和效果。数字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在建立数字化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真正让数字化融入到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率,更需要长期用数字化思维来运营。这个过程还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人员能力的匹配。所以数字化转型,对于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都是由表及里,再到组织支撑和长期运营的过程。


基于这些误区和困难,百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近期发布的开物2.0为例。


第一,开物2.0的升级,重点是应用的升级,从智能化应用的角度,反过来推进深层次数字化和设备上网连接数据等环节,这样一个垂直场景和横向的连接打通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升级的效果让企业看得到。这种方式,在适度投资和适度建设情况下,能够切实看到能耗优化,产线效率提升。这也是数字化的应用能够持续推广的源动力;第二,在解决跨场景、定制问题时,尽可能抽象出一层,赋能给制造企业的开发人员,创造应用的中台型产品,把人工智能术、大数据技术,做成容易被二次开发的平台,开放给合作的企业,让制造企业在平台上源源不断产生新的应用,进而产生效果;第三,开物2.0平台能够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更小的算力、更快的开发速度,快速构建应用模型,这也将是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给整个行业创造的全新可能性。
 
彭旭: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企业转型

彭旭 三一重能首席数字官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所带来的超级技术窗口时期,三一通过数字技术驱动企业转型。第一,把产品的智能化作为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在产品智能化方面,采用AI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尤其是风力发电类产品;第二,在智能制造方面,三一在全球打造了约50座智能工厂,大量应用工业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工厂的制造能力;第三,在企业运营方面,运用数字技术提升企业智能运营水平。在智能运营领域里,通过数字化来赋能前装投资的收益,比如建设风电厂时,关于风电厂的选址、基地的编排,以及发电能力的提升、投资成本的降低等问题,运用了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在运营端,建立强大的供应链,利用数字技术,把供应商的供应商连在一起,把客户的客户连在一起,形成互联+网络+数字化+智能化的模式。三一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很多痛点问题。


首先,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三一有三大需求。第一,随着产线自动化程度提高,如何将产线的数据充分利用,让产线能够自我感知、自我决策。比如在进行高端的装备制造过程中,对装配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三一产线里配备工业相机,进行视觉引导,但是视觉背后有很多算法,算法的技术需要和产线的装配技术结合在一起;第二,焊接场景是机器人作业,如何实时采集焊接现场信息来监控机器人焊接的质量,这些涉及到数据采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第三,对于装配制造业,除了企业内部管理以外,客户服务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新能源的风力装配,每一台风机的运输如何吊装、运维、定检,都有大量的数据,通过AI、语音识别、视频识别,实时把现场数据、工矿信息等自动采集,并和后台实时连线,指导工程师在现场解决问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阶段, AI+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服务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戴亚辉:数字化的核心场景是工艺

戴亚辉 北京首钢智能化应用部技术负责人


作为钢铁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时刻都在发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数字化,企业获得了很多感悟,企业的产品,也是基于数字化带来的动力,实现了快速量产,再到从超越到领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下,企业数字化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


第一,需要更多的连接。比如,智能物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整个运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入库、打单、装车,到出厂,整个过程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避免了。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通过类似更广泛的连接,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


第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原材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频繁的去改变,做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才不会受到影响。像钢铁行业这种长流程的制造,结构调整包括制造过程、工艺控制、物流工艺路线配置等,都要依靠数字化平台来实现,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


首钢在智能化方面的应用,运营数字化和工艺数字化的比例相当,而数字化的核心在工艺层面,这个层面也是最难的。希望未来通过AI+工业互联网技术,结合自身业务,尽快实现工艺智能化升级,助力我国钢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